天亮后,余汉谋兵力部署为:以第一师李振球部快速急行军进驻赣州及其附近地区,接替罗卓英部队防地。第二师叶肇部驻信丰及其附近九渡水、大小窝等地区。军司令部及直属教导团、特务营、炮、工兵连等驻大余南安,其他师驻守粤北南雄、韶关等大后方坐机动侧应。
余汉谋(1896—1981)字幄奇,汉族,广东高要人。中国高级将领,陆军一级上将。一度主政广东,最后官至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。被选为第四、第五,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。晚年定居台湾,1981年病逝台北。
余汉谋在部队初步驻定后,随后几个月中立刻落实各种绥靖防共措施:首先是扩充团队,补充实力,除令赣南各县成立“铲共”团地方武装外,成立赣南警备团,完全按照正规部队编制。经费则由赣南地方财政税收负担,第一任团长由军参谋处处长赵濂调任,后由李卓元继任。第二是招抚惯匪周文山回大余任保安团团长,士兵装备全新汉阳造八八式步枪、捷克zQ轻机枪、超变传奇短促突击机关枪,排以上官职全配德国造驳壳枪。利用土匪对山区地形熟悉和擅长山地战优势,训练各连山区作战法术。第三是实施对苏区经济封锁政策。禁运食盐、药材、粮食等战略物资进入苏区。
通过通宵达旦的思考和参谋部军参谋处处长赵濂会商后,他决定命令全军以三招不变应万变。第一招是实行王阳明剿匪古法——保甲连坐制度。严密清查户口和流动人员,把山区百姓迁回县城居住,坚壁清野。以共存、共荣切断群众和红军的联系,保甲组织的基本工作是实施“管、教、养、卫”。“管”包括清查户口,查验,实行连坐切结等。“教”包括办理保学,训练壮丁等。“养”包括创立所谓合作社,测量土地等。“卫”,包括设立地方团练,实行巡查、警戒等。对私通红军者格杀勿论,全家连坐。第二招是以龟缩法阵地战防御红军攻击,构筑以碉堡、战壕、护城河为主的大庾城防工事。锉红军锐气,以图阵地战、消耗战后反冲锋打红军个措手不及。
为应对红军突袭“短、平、快”的特点,每个营组建了手枪队,穿便衣四处侦查,发现红军来袭,则以游击战应付游击战。余汉谋召集大余县县长庄孟雄,商会会长赵伯勋和工商界巨头粮油业大佬永和隆、制糖业大佬梁广昌、制纸业大佬黄同昌、制烟业大佬陈悦兴、板鸭业大佬黄大利等开会约法三章:一是对大庾工商业给予保护,鼓励各界与粤军合作互通有无,价格从优。二是对市场物资根据其用分为3类管制,确保粮食品、食盐、药品、布匹等物资不流入匪区。
结合大庾山区山高林密,道路不畅特点,为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火力,余汉谋创造性的组建了配备自行车的花机关枪连,以自行车提高行军速度,以德国“博格曼”mp18花机关枪提高火力。第三招是进行经济封锁,杜绝战略物资进入匪区,争取围死、困死红军。
转眼就已是1932年6月底,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军反围剿布局为:以、带领的第一军团对付陈诚的中路军。以刘伯坚、董振堂带领的第五军团攻击蔡廷锴的左路军。以彭德怀、黄克诚带领的第三军团拟进攻大庾,消灭或击退入赣的余汉谋右路军,减轻第四次围剿的压力,以取得反围剿的胜利。彭德怀根据苏维埃命令,率领红三军团大部队由万安、赣州沙地从上犹穿插,避开陈诚中央军,力图单挑战力相对较弱的粤军。
前言:民国21年春(公元1932年1月),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接上司陈济棠(字伯南,外号南天王)命令,派粤军第一军模范教导旅——范德星独立旅为北上剿共先遣队,率部从广州穿清远、跨英德、渡韶关浈水、翻大庾岭梅关古驿道移师大庾县,按委员长蒋介石命令支援固守赣州国军罗卓英部马嵬旅死守赣州。同年4月24日,余汉谋亲自率领粤军第一军军部和六个师又一旅驻防赣南赣州、超变传奇信丰、安远、南康、大庾、粤北南雄等县,并把军部设在战略要地——大庾县县城古镇南安。
本作品记录余汉谋将军在大庾县期间的传奇故事,来源于本人平时喜看的史书,人物传记、大庾地方志和民间乡风传说,结合历史事件而成,系原创,如有雷同,不胜荣幸!
余汉谋在赣南大庾县军政合一、称霸一方。在围剿红军的同时,着力发展大庾县工业产业、服务业,民生行业,振兴县域经济、把南天王陈济棠经营广州市的心得体会,活学活用在大庾南安这片古老土地上!余汉谋主政大庾县四年多,大庾县在他的有效治理下,军事、城建、教育、卫生、超变传奇文化、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。余汉谋在大余县的建树颇多,一直到1936年7月因“两广事变”,才率部拥蒋反陈杀回广州,主政广东军政,成为叱咤两广乃至威震全国的重量级风云人物!
看着参谋们挂在墙上的作战地图,图上的山川、河流、村落在余汉谋眼中栩栩如生,宛若就在实地。他想起400多年前,超变传奇明朝正德年间巡抚王守仁(字阳明)也是奉圣上旨令从京城来南安剿灭农民起义军谢志山、陈日能,他觉得王阳明之所以能够成功,关键在于保甲连坐法、固守战略要地、封锁各类物资进入匪区运用得当。